稀土永磁板块最近有点热闹,资金像潮水一样往里涌。可就在这热闹劲儿里,有一家横盘了整整7年的公司,突然成了美国摩根、瑞银和阿布达比投资局唯一新进的标的。这就奇怪了,市场上多活跃的公司,凭啥偏偏盯上这家"老顽固"?今天就来好好掰扯掰扯,看看这背后到底藏着啥门道。
这家公司在稀土永磁板块里,算是个低调的"老将"了。过去7年,股价就跟坐了滑梯似的,起起伏伏没个稳当,好多人都快把它忘了。可就在大家不注意的时候,三大国际顶流机构却悄悄出手了:瑞银买了260万股,阿布达比投资局拿了210万股,摩根也进了163万股。而且现在的股价,差不多就跟这些机构的平均成本价挨着。这说明了啥?人家机构可是算好了成本来的,就等着这波潜伏能有个好收成。
再看它的主业,主要靠锆制品撑着。这锆制品就像是公司的"现金奶牛",每年能贡献73.89%的营收,毛利率也有16.67%。别看公司整体利润有时候波动大,全靠这锆制品在兜底呢。要是没了这部分业务,公司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。这也能看出,公司在锆制品领域还是有两把刷子的,稳稳地守住了基本盘。
公司的资源优势可不小,在澳洲有个WIM150项目,手里攥着16.5亿吨的重矿物资源,虽然只占20%的权益,但这也是相当可观的。而且还持有IMA4.89%的股权,这些资源里可含有稀土呢。现在全球稀土供应越来越紧张,好多国家都在抢资源,公司手里的这些资源就成了香饽饽。别的公司要是想在稀土永磁领域发展,说不定还得看它的脸色呢,这就是妥妥的上游资源护城河啊。
除了稀土永磁,公司还把触角伸到了固态电池领域。固态电池可是当下的热门赛道,被看作是电池行业的未来。公司成立了专门的技术小组,专门研究锆在固态电池里的应用,而且样品已经送到厂家试用了,反馈还不错。这就相当于提前在新赛道上占了个好位置,一旦技术成熟,那增长潜力可就大了去了。别人还在观望的时候,它已经开始行动了,这眼光够超前的。
从财务数据来看,公司过去5年的营收那是稳步上升,从4.72亿涨到了15.43亿,增幅超过300%,年均增长65%。特别是20-21年,增长特别快,这说明公司的业务在不断扩大,市场需求也在增加。虽然利润有时候波动,但营收的增长还是能看出公司的基本面挺扎实的,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。
不过,净利润就有点让人操心了,波动比较大。主要原因还是原材料成本不稳定,再加上其他业务拖了后腿,亏损放大了。这就好比开车,油门踩下去了,可路上总有坑坑洼洼,影响了前进的速度。但这也不是没办法解决,公司也在想办法优化业务结构,减少亏损业务的影响。
到了2024年,公司的财务状况有了明显改善,负债率降到了40%以下。这是怎么做到的呢?原来公司转让了子公司的股权,一下子就减少了债务,手里的现金也多了,流动性提高了。这就像是给公司卸下了一个沉重的包袱,现在可以轻装上阵了,难怪机构会在这个时候出手,这明显是个好转的信号啊。
机构们最看重的,还是公司在双赛道的资源优势。稀土永磁的资源稀缺性,固态电池的技术潜力,这两个都是未来的热门赛道,发展空间巨大。手里有了这些资源和技术,就相当于掌握了未来发展的主动权,机构们自然愿意提前布局,等着未来的收益。
前面说了,公司的负债率降下来了,财务压力小了,弹性就大了。一旦市场行情好起来,公司的利润增长空间就会被打开。机构们都是很精明的,他们算好了这笔账,觉得现在是个不错的介入时机,未来的回报值得期待。
摩根、瑞银、阿布达比投资局,这可都是国际上响当当的机构,他们的投资眼光那是相当厉害的。现在这三家出手,就像是给这家公司打了一个三重认证的标签。这信号够不够强?足够让投资者们多关注关注这家公司了,毕竟跟着大佬走,心里多少有点底。
是资源卡位,手里握着稀缺的稀土和锆资源,在未来的竞争中就有了优势;是财务转机,负债率降低,公司的运营更健康了;最后是机构背书,三大顶流机构的买入,就是对公司价值的认可。这三个机会摆在这里,对于投资者来说,可是相当有吸引力的。
风险也不能忽视。净利润的波动还是存在的,原材料成本要是再上涨,或者其他业务继续亏损,都会影响公司的利润。而且市场竞争也在加剧,说不定就有其他公司在资源和技术上取得突破,分走市场份额。投资者在关注机会的也要把这些风险考虑进去。
横盘7年,对于这家公司来说,可能是一个积累的过程。现在三大国际顶流机构用真金白银投了票,说明他们看到了公司的价值。稀土永磁、机构潜伏、横盘转机,这三个关键词凑一起,是不是让你对这家公司多了几分好奇?你觉得这家横盘7年的"老玩家",这次能借着东风起飞吗?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。
这篇文章从机构潜伏入手,分析了公司的优势与风险。你对文中提到的投资机会或风险有什么看法,或者还有其他想了解的内容,都可以跟我说。
658配资-配资炒股入门知识-能加杠杆的炒股平台-正规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